陸河縣自然資源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
年度報告
2022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和縣委縣政府有關工作的要求,緊緊圍繞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新時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戰略部署的情況
2022年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在北京隆重召開,同時,我局全體干部職工在局六樓會議室收看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所作報告。隨后,我局通過黨組專題會、主題黨日活動、憲法宣傳日培訓會等形式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單獨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通過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我局干部職工要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要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自然資源重要論述,聯系自然資源改革發展工作實際,統籌好國土空間體系建設,提高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強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和法治建設,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完善住宅用地供應政策和供后監管制度等,細化深化實化工作思路和推動舉措。
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情況
2020年11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其核心要義是“十一個堅持”,2022年,為全面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首先,我局制定《陸河縣自然資源局關于印發普法責任清單和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清單的通知》《陸河縣自然資源局2022年度憲法法律學習計劃清單》,布置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工作,將自然資源管理法律法規作為干部培訓、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了黨組中心組學法、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法律法規學習培訓等一系列機制,形成了依法勤政廉政的自然資源法治文化氛圍,為依法行政的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其次,落實好“十一個堅持”中抓住“關鍵少數”的工作部署,局主要領導同志高度重視,親自對法治建設的工作進行部署,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要求,對重大問題親自過問、到重點環節親自督辦落實,嚴格落實推進法治建設年度報告制度。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情況
(一)切實發揮在自然資源領域推進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通過個人自學、組織干部職工集中學習、觀看案例視頻等多種形式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培訓。堅持政治與業務深度融合,立足自然資源管理實際,確保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將黨中央精神、國家立場、權責對等和嚴起來的要求落實到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的全過程。
(二)推進重大事項依法決策。堅持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對一些重要決策、重要議題嚴格實行局務會議討論制,涉及其他單位的重大決策問題,嚴格通過各單位座談討論或者印發征求意見函聽取各單位的意見,最后通過縣委縣政府把關決定,大大提高了科學性、民主性,并加強了政策法規股和法律顧問的法律指導作用,對各項決策議題進行法律評估,充分保證了各項決策議題的合法性。同時,組織制定完善各項制度和管理體系,印發《陸河縣自然資源局土地出讓工作會審制度(試行)》《陸河縣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制度》等內部管理制度文件。
(三)推進依法行政。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扎實實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民生,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使自然資源保護更加嚴格、國土空間格局更加優化、注重要素支撐更加體現發展的質量和經濟效益、維護自然資源秩序更加有力。
(四)公正司法。積極組織出庭應訴,貫徹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親抓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做好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該移送的堅決移送。配合協助法院生效裁判執行,認真貫徹落實《陸河縣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同時在駐村強化普法宣傳教育、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
四、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汕尾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陸河縣貫徹落實<汕尾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分工方案》的情況,以及落實我縣2022年全面依法治縣工作要點、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相關安排的情況
(一)依法行政
深入學習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對照《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汕尾市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根據我縣2022年全面依法治縣工作要點,全面落實依法行政各項工作。一是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嚴格按照《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汕尾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等規定執行起草程序,2022年,我局共起草三份規范性文件,目前處于審核和審議程序中;二是嚴格依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堅持集體決策、采取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重大事項風險評估、征求專家及法律顧問意見等程序進行決策;三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東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等文件精神受理并依法辦理信息公開申請14宗,已全部辦結;四是認真履行行政應訴、行政復議責任,2022年我局行政應訴案件4宗,其中2宗正在審理中,行政被復議案件共2宗,已辦結。
(二)普法工作
一是制定《陸河縣自然資源局關于印發普法責任清單和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清單的通知》《陸河縣自然資源局2022年度憲法法律學習計劃清單》,布置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工作,并按照學習計劃,對自然資源業務定期分類進行了培訓。2022年我局已開展《廣東省土地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執法權下放、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及自然資源保護等相關業務培訓;二是通過6·25全國土地日、8·29全國測繪法宣傳日12·4憲法宣傳日等活動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今年以來宣傳活動共發放各類宣傳物資1520余份,制作橫幅38條,接受政策咨詢410余次,已化解信訪事項29宗,未出現群體性信訪、越級上訪情況。
五、學習宣傳貫徹新施行、新修訂法律法規的情況
(一)學習宣傳貫徹《廣東省土地管理條例》。2022年7月21日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參加《廣東省土地管理條例》視頻培訓。同時,我局組織干部參加汕尾市自然資源系統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并取得優異成績,以學習宣傳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為主題,進一步提升干部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掌握和運用。
(二)學習宣傳貫徹《信訪工作條例》。以此為契機,在全局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層,推動解決突出矛盾問題。
(三)學習貫徹《自然資源違法行為立案查處工作規程(試行)》《自然資源部關于規范臨時用地管理的通知》《廣東省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實施辦法》《廣東省自然資源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辦法》等業務領域法規、規范性文件,確保弄懂學深悟透,腳踏實地落實。
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部門職能
1.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要求,推動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局領導班子帶頭通過黨組中心組學習憲法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論述,同時將法治政府建設與自然資源管理具體業務工作相結合,全局職工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理念,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監督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2.強化用地保障,助推全縣發展。今年以來,全縣經市人民政府批復8個批次用地,面積456畝,正在組卷報批5個單獨選址項目和9個批次用地,總面積為5715畝;已將編制完成《陸河縣2022年度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上報市自然資源局先行審查;全縣供應土地33宗,面積743畝,金額2.4598億元;全縣共收儲土地1537.938畝,已完成“三舊”改造項目117畝。
3.強化規劃引領,服務城鄉發展。已完成“三區三線”試劃工作,最終試劃成果已經2022年10月14日經自然資源部批準使用。同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于初步成果方案,正結合試劃工作進行修改完善;已完成上護鎮樟河村、雞坑村,河口鎮昂塘村,新田鎮田心村等4個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其余105個村均已形成初步成果;申請使用市級城鄉建設用地預支規模544.95畝,用于新能源技工學校、畜禽屠宰及冷鏈物流基地等9個項目,今年6月已完成省廳備案,切實保障了我縣過渡期國土空間規劃重點項目用地。此外,市下達2022年縣級建設用地預支規模3900畝,我局根據各鎮各單位用地需求及縣政府工作要求,組織編制《汕尾市陸河縣預留城鄉建設用地規模使用審批表(廣東陸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陸河縣對門文化廣場建設項目等35個項目)》,使用陸河縣預留城鄉建設用地規模3742.338畝,該審批表已于11月22日經省自然資源廳同意備案。
4.堅守耕地紅線,保護土地命脈。全力推進我縣二輪墾造水田項目,其中第一輪墾造水田項目已全部形成水田指標1166.29畝(其中今年我縣形成水田指標295.21畝,保障了汕尾220千伏商賢(吉梅)輸變電工程、南部新城、粵港澳大灣區500千伏外環東段工程(汕尾段)、南萬幼兒園、傳染病醫院等重點項目落地);第二輪墾造水田項目已立項7個,已動工建設4個項目1484畝。編制的《陸河縣2022年度耕地“進出平衡”總體方案》已上報市自然資源局備案,正在全力推進耕地“進出平衡”工作,制定任務整改清單,落實一日一報制度。我縣今年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5宗,已全部拆除整改。指導鄉鎮自然資源領域立查處50宗,其中涉刑事7宗。
5.夯實發展基礎,提升服務水平。一是推動“不動產登記+民生、法院服務”一窗通辦服務,建立供水、燃氣的(立)過戶“一站式”辦理,推行跨越通辦服務,推進“交房即發證”服務,設立“企業綠色通道”。今年以來,我局累計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明3272份,核發不動產權證書3742本,辦理注銷登記848宗,查封、解封登記240宗,綜合窗口及自助查詢機查詢業務4397件,“不動產登記+法院服務”平臺通辦88件,“跨域通辦”累計辦理161件。不動產登記+民生服務“業務辦理9件。交房即發證”累計辦理621件,轉移登記業務量“交房即發證”服務覆蓋率100%。二是2022年3月11日,我縣“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成果順利通過省廳全覆蓋檢查以及通過省級抽檢,其中成果抽檢通過進度處于全省前十。我縣“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成果已順利完成省級匯交工作,為全市第一個完成權籍調查成果匯交的縣級單位。三是2022年以來,共辦理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44份,《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合格證》12份,《建設工程開工規劃驗線表》17份,征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合計2963.54萬元(其中新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征繳1145.02萬元,催繳1818.52萬元)。
6.大力推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截至目前,河田鎮共聯村委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因災害范圍大、治理面積廣、治理點分散,資金需求大,綜合考慮分兩期治理,目前一期已初驗,二期施工已完成主體工程;其他地質災害隱患點已通過工程治理、避險搬遷等方式完成了治理,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工程驗收工作(其中完成初驗2處,竣工驗收16處);全力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御工作。編制《陸河縣2022年度地質災害防災預案表》,與各鎮簽訂了《陸河縣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實行鎮領導與受災群眾掛鉤,啟動24小時領導帶班值守制度,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今年地質災害“零傷亡”。正在開展我縣水唇鎮甲萬村礦區建筑用花崗巖礦采礦權出讓項目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工作。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一是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嚴格按照《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汕尾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等規定執行起草程序;二是制定《陸河縣自然資源局土地出讓工作會審制度(試行)》《陸河縣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制度》等制度加強業務指導;三是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及時更新行政執法“雙公示”目錄,對本單位的權責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和更新,全面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三)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為確保自然資源領域涉及的重特大事項的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一是堅持集體決策,決策前通過采取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二是對于人民群眾關注的重大事項決策設立聽證會前置程序,并嚴格加以落實;三是對于自然資源專業性和涉法專業性比較強的重大事項決策,提前征求專家及法律顧問意見、建議,必要時要求相關專家或法律顧問提前介入,全程參與;四是嚴格依據《重大事項決策法制審核制度》、《重大決策事項公示制度》及《重大決策事項全程記錄制度》等相關制度執行;五是對于重大事項的決策前進行風險評估,對特別重大事項在決策后實施事后評估。六是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實現依法決策。遇到重大事項,充分聽取法律顧問意見,促進具體事項運作程序規范化。
(四)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深入貫徹行政執法“三項制度”。2022年我局在自然資源執法辦案質量方面嚴格按照省規定標準執行,要求執法機構在執法過程中落實全程記錄、執法結果及時公開、重大處罰結果須經法制審核這三項制度。經市局、縣司法局對執法案件評查進行抽查,我局根據抽查指出存在的問題,主動改正,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提升我局執法案件質量,切實加強執法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確保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五)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東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等文件精神落實有關工作,及時在縣政府網站主動公開涉及行政許可、國有土地出讓、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規劃計劃執行情況、重要統計數據及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和需廣大公眾參與的事項。同時對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規進行答復。2022年,我局共受理并依法辦理信息公開申請14宗,已全部辦結。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一是本著“信訪無小事”觀念,對各類來信來訪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2022年,已化解信訪事項29宗,未出現群體性信訪、越級上訪情況;二是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出庭應訴,認真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2022年,我局行政應訴案件4宗,其中3宗已審理,1宗判決撤銷行政行為,1宗裁定駁回起訴,1宗確認違法;行政被復議案件共2宗,已辦結。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我局持續加強自然資源干部隊伍業務培訓教育。一是落實領導干部學法活動。制定局年度學法計劃,布置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工作,將自然資源管理法律法規作為干部培訓、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按照學習計劃,對自然資源業務定期分類進行了培訓:①學習貫徹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民法典》②組織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專題學習輔導視頻會、《廣東省土地管理條例》視頻培訓會等③開展執法權下放業務培訓、不動產登記業務培訓等。三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組織相關人員多次參加市局組織開展的業務培訓。四是采取“請進來”的方式,聘請法律顧問、專家進行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職工的依法行政能力。
七、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執法業務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工作人員法律意識與業務能力不強,法治觀念不夠到位,對法律法規的準確適用及執法文書規范化使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影響執法質量。同時,在行政職權下放鄉鎮后,鄉鎮的執法人員目前對相關職權仍不夠熟悉,對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的適用還不夠精準,需要進一步指導。
(二)法治意識有待提高。部分工作人員學法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高,依法行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八、下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3年,我局將繼續圍繞國家、省、市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設各項目標、任務和要求,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夯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我局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及時研究解決法治政府建設有關重大問題,為推進法治建設提供保障、創造條件。堅持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我局各項工作依法有序推進。
(二)強化法治建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識。積極探索多種辦法和措施,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隊伍的法治意識和嚴格執法意識,提高干部職工運用法律手段開展業務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質量和水平。
(三)創新普法宣傳方式,營造良好的法治宣傳氛圍。進一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根據我局工作實際與宣傳教育對象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使法治宣傳教育形式更加生動活潑,內容更加深入人心,營造良好的法治宣傳氛圍,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
陸河縣自然資源局
2023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