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制約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廣東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強調,全面推進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強化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更好強縣促鎮帶村,不斷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加快把短板變為潛力板。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廣東財政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增強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的自覺性、主動性,組建資金要素保障專班,以“頭等保障”力度服務與保障“頭號工程”,構建“百千萬工程”資金保障長效機制,奮力譜寫財政支持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同時省財政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建立新型幫扶協作機制”,凝聚各方工作力量,積極探索縱向幫扶新機制、新模式。近日,《廣東財政理論與實務》(以下簡稱《廣東財政》)就廣東財政持續服務保障“百千萬工程”有關情況對廣東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戴運龍進行了專訪。
開好局起好步 財政全力保障“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
《廣東財政》: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是“再造一個新廣東”的沖鋒號,也是廣東省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部署和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頭號工程、頭等保障,廣東財政著力從哪些方面做好財政的支撐保障工作?
戴運龍廳長:“百千萬工程”自2022年12月底啟動以來取得累累碩果,“強縣富鎮興村”的戰略謀劃,將曾經的“短板”變成“潛力板”,拓展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空間。一年多來,廣東財政重點從強化資金統籌、創新財政體制機制、突出重點抓項目落實、拓展支持渠道等四個方面助力“強縣富鎮興村”。
一是切實落實“頭號工程、頭等保障”。對標省委文件要求,廣東財政逐一細化財政資金安排,確保“百千萬工程”各項部署都有保障。2023年省級財政新增155億元用于保障省委、省政府新部署的重點任務,加上延續安排的其他資金,省級安排“百千萬工程”相關領域總投入達到1490億元,保持了較高的支出強度,體現了財政部門的擔當作為。今年,省財政整合設立215億元的“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保障專項資金,較上年增加60億元,精準聚焦保障重點任務;加上延續安排的其他資金,省級安排“百千萬工程”相關領域總投入將達到1534億元。
二是堅持創新探索、改革賦能。持續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政策。針對廣東縣域弱的問題,將財政省直管縣擴圍至全省所有的57個縣,進一步加強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讓縣域在謀劃發展時能夠輕裝上陣。實施差異化財政支持政策,增強縣域內生動力。2024年將安排67.35億元,支持老區蘇區、民族地區、省際邊界地區、資源枯竭城市等地區加快補齊民生和公共服務短板弱項。繼續安排考核激勵資金15億元,充分調動各地發展積極性。將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提高到40%,統籌更多財力支持鄉村振興。實施財政資金“補改投”改革。2023年省財政安排1.5億元支持3個項目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補改投”試點,支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幫助縣域壯大財政實力,增強發展活力和后勁;今年還將擴大財政資金“補改投”改革試點范圍,安排18.9億元,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種業振興行動和科技興農項目,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食品加工業,進一步強化聯農帶農效應。支持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等各項土地改革,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確保全省上下勁往一處使。
三是堅持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以美麗圩鎮建設和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集中資金予以重點支持:全力支持鎮村建設,2023年安排35億元集中建設110個典型鎮,示范帶動全省打造美麗圩鎮;安排10億元支持16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覆蓋58個典型村,打造一批嶺南特色鄉村樣板。今年還將安排89億元,支持提升鎮村公共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補上鎮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等短板弱項。全力推動環境綜合整治,2023年投入25.8億元用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治理率達64.7%,提升超11個百分點,2024年繼續加大力度,未來兩年每年再投入40億元,推動農污處理率顯著提升。全力抓好農房風貌管控,2023年安排4億元,在23個縣開展農房建設試點,嚴把規劃引導、施工設計等關鍵環節,推動展現美麗鄉村新風貌。全力支持鄉村綠化工作,2024年全省財政投入4.4億元,撬動社會資金、村集體投入9億元,支持植樹925萬株,已完成全年任務數的92.4%。
四是堅持拓寬渠道、匯聚合力。積極引導各地統籌預算資金、新增債券、政策性基金,發揮好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加大相關領域資金投入。同時,通過用足用好新增債券資金、創新完善投融資機制、盤活存量資產和政府股權等措施努力籌集資金。優先統籌專項債券用于“百千萬工程”。2023年以來累計發行專項債超4000億元,其中約八成投向“百千萬工程”相關項目。深化縣域“政銀擔”合作。2023年全省政府擔保體系支小支農等融資規模達1456億元,同時省財政出資3億元設立鄉村振興風險補償資金池,啟動不到一年已撬動銀行授信163.33億元,實際放貸91.52億元。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2023年,圍繞“百千萬工程”,爭取了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7.59億元、中央農村綜合改革相關試點7.5億元等。
建機制強管理 財政助力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廣東財政》:廣東財政是如何構建財政支持“百千萬工程”長效保障機制?
戴運龍廳長:圍繞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目標任務,一年多來,我們積極探索構建了“百千萬工程”財政支持政策的“四梁八柱”,形成“1+N”的財政政策體系,精準、有力、有效支持“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落地落實。
“1”即支持實施“百千萬工程”的財政配套政策措施。2023年9月省財政牽頭研究制定了《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若干財政支持政策》(以下簡稱《若干財政支持政策》),集成推出五大方面23條重點舉措。《若干財政支持政策》聚焦財政主責主業,其政策目標錨定四個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縣級財力保障長效機制,讓縣域在推進“百千萬工程”時能夠“輕裝上陣”;二是實施分類別、差異化財政激勵政策,激勵各地區積極創先爭優、比學趕超;三是強化“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保障,為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提供有力的財政支撐;四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為“百千萬工程”匯聚更多支持力量。
“N”即多項相關或配套政策。在財政體制方面,深化擴權強縣、強縣擴權改革。出臺《廣東省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將財政省直管縣擴圍至全省所有的57個縣,進一步加強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推動財政資源要素直達縣域基層,推動增加縣一級可支配財力,促進擴權強縣接得住、管得好。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方面,重點突出對“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的硬約束。出臺進一步加強涉農統籌整合資金規范管理有關實施意見,對納入省級涉農資金支持范圍、部署市縣實施的“三農”重點任務,分類明確省級財政支持政策,健全涉農資金分配與重點任務強掛鉤的機制,讓涉農統籌整合資金的“籃子”與“任務”更匹配。在優化財政資金分配和投向方面,出臺部分財政資金試行“補改投”改革工作方案,通過試點示范,推動“補改投”形成制度性安排,以財政經濟手段壯大基層財政實力,增強其發展活力和后勁,更好服務保障全省高質量發展。如,安排1.5億元支持3個項目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補改投”試點,支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幫助縣域壯大財政實力,增強發展活力和后勁。
《廣東財政》:財政如何加強財政管理,持續提升財政政策效能支持“百千萬工程”,確?!昂娩撚玫降度小鄙??
戴運龍廳長:注重持續優化調整政策,全面提升政策效能,保障財政資金使用安全規范高效。一是建立財政支持政策全周期動態評估機制。根據工作需要不斷優化調整政策、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形成財政支持服務保障“百千萬工程”長效機制。二是加強財政資金全鏈條績效管理。在預算編制環節明確績效目標、開展預算評審,執行中強化績效監控,執行后開展績效評價和結果運用,確保資金投入更加精準有效。三是加強全流程資金監督管理。健全常態化監督和定期評估機制,選取重點項目加強實時監控、開展重點監督,并對發現的疑點問題開展重點核查。
引活水添動能 財政支持形成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內外合力
《廣東財政》:“百千萬工程”離不開社會各方共同參與。請問廣東財政如何鼓勵、引導多元力量推動“百千萬工程”?
戴運龍廳長:一方面,積極注入“財政力量”。落實好省級支持資金,推動幫扶地區落實專項幫扶資金,引導激勵市級財政將財力向困難縣(市、區)傾斜。如,2024年下達駐鎮幫鎮扶村省級補助資金129億元,我們要求市縣在同級指揮辦的指導下制定資金分配方案,報省級備案審核后才能撥付使用資金,確保優先用于“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積極做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與“百千萬工程”的有效銜接。
另一方面,鼓勵引導“各界力量”。積極助推“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鼓勵、引導國有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縣鎮村投資力度,通過“資本下鄉”挖掘利用好各地的資源稟賦優勢,推動實現產業興旺。鼓勵、支持參與幫扶的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多方面發力支持,推動“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如,支持華電集團推進新能源發電項目“每發一度電,貢獻一分錢”工作。
《廣東財政》:此次百千萬工程提出了“健全新型幫扶協作機制”。請您談談對“健全新型幫扶協作機制”認識,以及近年來財政如何支持省內對口幫扶協作的?
戴運龍廳長:自2009年廣東創造性開展扶貧“雙到”,到2021年開展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省內幫扶協作機制一直是廣東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且先后開展了多輪對口幫扶協作工作。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5年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要求,省委、省政府2021年創造性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著力有效銜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對照《廣東省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方案》,廣東財政專門制定相關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工作任務和資金使用的正面清單、鼓勵清單、負面清單,樹立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方向和資金使用導向,提升幫扶資金配置效益。
去年2月13日召開的廣東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黃坤明指出:要“深入開展新型對口幫扶協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可見,建立健全新型幫扶協作機制,是廣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全省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對增強我省縣域內生發展動力具有重大意義。深化拓展省內幫扶協作,建立縱向支持、橫向幫扶、內部協作相結合的機制,是建立新型幫扶協作機制主要內容,其中,縱向幫扶主要強化省級資源導入,各幫扶單位、幫扶干部要在立足縱向幫扶組團的基礎上,善用各類幫扶力量,發揮好各類資源要素作用,推動形成“勁往一處使”的幫扶合力。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省直機關及有關單位組團縱向幫扶的工作部署,省財政廳作為牽頭單位會同其他組團幫扶單位組成2支省縱向幫扶工作隊于2023年11月前往肇慶市封開縣和梅州市興寧市開展縱向幫扶工作。一是牽頭組建領導小組和工作機制。牽頭組織成立省縱向組團幫扶封開縣、興寧市領導小組,同時搭建了組團單位與幫扶縣黨政領導會商推動重大事項機制、縱向幫扶工作隊抓總統籌幫扶工作機制、幫扶工作隊規范運行機制、建立縱向幫扶資金管理機制、建立選派年輕干部到縱向幫扶縣實踐鍛煉機制五項縱向幫扶機制,發揮各組團單位的優勢作用,發揮各市縣就地就近積極作用,同心協力推進縱向幫扶工作。
二是牽頭深入開展調研。縱向幫扶工作隊到位后隨即深入細致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座談會、實地走訪、聽取介紹等方式,深入了解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及資源稟賦,根據省“百千萬工程”縱向幫扶工作的任務要求,按照所需所急、幫扶單位所能的原則,努力把基本情況了解清楚,把民意吃透。省財政廳也先后多次組隊赴幫扶縣調研,積極聽取對接縱向幫扶縣等各方意見,為跟蹤開展幫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牽頭制定三年幫扶方案。針對縣域發展所需和縱向幫扶所能,從重大項目、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城鄉融合等方面明確三年幫扶重點任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幫扶方案,做到工作有思路、內容有特色,努力為幫扶工作開好頭、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接下來,我們將強化縱向幫扶工作隊抓總作用,整合現有幫扶力量加強統籌,謀劃一批培育壯大縣域優勢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重點幫扶項目落地實施。同時,注重幫助市縣提升管財理財能力,激發市縣謀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與省縱向幫扶實現雙向奔赴,形成“百千萬工程”推進合力。
《廣東財政》:一直以來,廣東財政積極選派年輕干部參與對口幫扶工作,將其作為財政干部的“練兵場”并取得了很好的經驗,請您簡要介紹有關情況。
戴運龍廳長:安排干部到基層一線歷練是組織培養的重要考驗,基層一線是實干者的廣袤天地,更是年輕干部成長的搖籃。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服務“百千萬工程”任職,是省委著眼高質量發展和推動實施“百千萬工程”工作需要。一直以來,省財政廳將選派干部“入縣下鄉”作為鍛造硬核的財政干部隊伍重要方式,搭建平臺、激勵實干。2023年11月,根據省委關于實施“百千萬工程”部署要求,省財政廳發動廳機關及廳屬單位干部職工積極報名參與選拔,通過個人報名和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人事部門結合人選條件要求和報名干部的專業能力、工作經歷及團隊搭配等情況,按照人崗匹配、優中選優、強中派強的原則,嚴格把關篩選,選派財政干部到縱向幫扶縣擔任縣委副書記,另選派多名年輕財政干部到市縣財政部門掛職,深入“百千萬工程”一線鍛造能力。同時,組織縱向幫扶縣選派多名優秀年輕干部到省有關部門跟班學習,形成上下聯動,帶動提升發展能力。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強對幫扶工作的指導,做好對幫扶工作隊員的教育培訓和支持保障,為新一輪的縱向幫扶工作提供強大的動力。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