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縣總體經濟運行平穩,國內需求繼續活躍,投資消費呈現快速增長,財政收入平穩,財政支出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但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下,我縣經濟運行中也出現了經濟增長放緩,出口持續低迷,經濟效益嚴重下滑等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確保完成全年預期發展目標。
一、經濟運行中穩定增長的指標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
政府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逐步回落,農民負擔進一步減輕,農業生產穩定,實現較快發展的目標。一季度,全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7045萬元,同比增長6.3%。水果產量17019噸, 增長5%,肉類總產量3630噸,增長6.2%,肉豬出欄36102頭,增長6.3%,水產品產量1024噸, 增長5.7%。
(二)國內需求依然保持活躍
首先是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與上年同期比呈現較快增長態勢。一季度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807萬元,同比增長22.1%。其次是消費市場持續向旺,物價有所回落。一季度全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7986元,同比增長24.6%。分行業看,批發業增長10.8%,零售業增長25.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增長17.8%。從市物價調查結果看,消費物價總水平小幅回落1.4%,農產品價格指數大幅下降8.8%,建筑安裝工程價格下降3.1%。
(三)財政、金融形勢穩定
一季度,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93萬元,增長11%;一般預算支出16512萬元,增長34.2%。3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208256萬元,比年初增長11.3%。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161631萬元,比年初增長13%;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53669萬元,比年初增9%。存貸款均呈穩定增長態勢。
(四)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統計,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200元,增長7.5%。農村居民報酬收入、經營收入等主要收入穩定增長。
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不足
(一)經濟增長明顯放緩
進入2009年,世界經濟進一步放緩,經濟危機尚無結束跡象。我縣經濟在危機的沖擊下增長明顯放緩,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263萬元,同比增長8.8%,增長速度較上年同期回落4.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是工業產值陷入負增長,沒有發揮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一季度,完成工業總產值28228萬元,同比下降4.3%,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回落17.4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005萬元,下降16.1%,比去年同期回落27.5個百分點。外向型企業生產下降,是工業增速下滑的直接原因。
(二)經濟效益嚴重下滑
全縣現有12家規模以上企業,企業生產經營業績較差,虧損企業達到8家。從工業經濟效益指標看,企業利潤全線下滑,庫存增加,綜合經濟效益繼續下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4064萬元,同比下降7%。
一季度,稅收收入下降,政府可支配財力沒有明顯提高。國稅部門和地國稅部門征收的稅收總收入合計1789萬元,下降27.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中,非稅收入增長過快,影響政府可支配財力的提高。一季度,縣財政稅收收入639萬元,下降19%。主要原因:一方面經濟下滑嚴重影響稅收收入增長;另一方面國家提高出口商品退稅率,部分減免企業稅賦,造成我縣主流稅種營業稅、增值稅大幅下降。
(三)外貿出口、利用外資形勢依然嚴峻
我縣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市場波動最明顯影響的外向型經濟繼續低迷。按外貿部門統計,一季度完成外貿出口總值139萬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4%。合同利用外資金額27萬美元,同比下降95%;實際利用外資僅6萬美元。外貿出口、招商引資形勢非常嚴峻。
(四)重點投資項目進展不理想
重點項目進展不夠理想。今年重點建設項目9個,重點項目本年度計劃投資33563萬元,一季度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2660萬元。項目少,進度慢,投資額低都是目前投資領域的軟肋。
(五)GDP增長縱向、橫向比較相對滯后
從縱向看,一季度我縣GDP低于全市GDP增長10.6%的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高于全省GDP增長5.8%的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GDP增長6.1%的2.7個百分點。說明我縣一樣面臨不利的經濟形勢。
同橫向兄弟縣區比,增長比我縣快的有:海豐增長14%,城區增長13.6%;增長比我縣慢的有陸豐8.6%,紅海灣-8%,華僑2%。說明我縣一季經濟指標增長較慢,處在全市稍為落后位置。
三、幾點建議
面對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針對我縣目前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引導
一是要加強協調,在工商登記、征地、用工等方面盡可能給以解決與幫助;二是在出口退稅上,稅務部門要給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三是引導企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加大開拓國內市場力度;四是加大融資力度,針對企業融資難問題,金融部門要簡化企業貸款程序,對資信良好的優質企業,盡快給予融資支持。
(二)大力促進產業轉移,加快工業發展
要認真抓好工業園區的建設,為做大做強工業提供載體。利用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發展東西兩翼的優先政策,加快建設產業轉移園區,構建以傳統工業為基礎,先進制造業為先導,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新型工業體系,促進產業聚集和轉移,做大做強我縣工業經濟。
(三)加強重點項目建設
落實責任,狠抓項目建設。針對我縣重點項目進展緩慢和新開工項目偏少的情況,我們要提高認識,加強協調,加強項目的跟蹤監督,推動項目的建設進程,促使更多大項目上馬建設,加大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四)繼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層面,加強服務意識,改善投資環境,創新引資方式,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面對不利的出口形勢,引導企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減少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出口,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產品競爭能力,盡量減少出口下滑對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
(五)加強薄弱環節和基礎設施建設
擴大投資需求,加大教育、衛生、環保、農業、水利等薄弱環節的投資力度,加強市政、工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創造寬松環境。
展望下來我縣的經濟形勢,機遇和挑戰并存。在加大投資擴大內需政策和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明顯好轉的推動下,相信我縣經濟最壞的時刻已經逐步離我們遠去,經濟會逐步走出低谷。按目前經濟發展趨勢看,我縣上半年雖然不能實現較快增長,但是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轉變發展模式,化解經濟危機帶來的風險,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全年還是能實現年度發展目標。(彭作偉)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