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月,我縣國民經濟在工業的強勁增長推動下快速提升。全縣完成生產總值 5.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5%,增幅創近年同期新高,高出市0.5個百分點,居全市三縣(市)一區之首,實現了“開門紅”。在首季完成GDP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4.2,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1.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3.9。
(一)工業產值高速增長,增長點集中在規模以上工業
首季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30473萬元,比增3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625萬元,比增109.1%;規模以下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1848萬元,比增15.4%。工業貢獻率為40.6%,直接拉動經濟增長6.3個百分點。全縣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產值8625萬元,比增109.1%,實現產品銷售收入8137萬元,同比增長119.6%,產品銷售率94.3%。其中外資企業完成工業產值6812萬元,同比增長198.0%,出口交貨值6131萬元,同比增長259.0%。水電行業發電量1693萬千瓦/時,供電企業供電1708萬千瓦/時,發、供電量同上年基本持平。我縣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動力來自元升輕工和麥卡電工這兩家企業(祥盛針織廠由于去年年銷售收入未達到500萬元,不計入規模以上工業),工業格局的過于單一不利于我縣經濟的長遠發展,只有多元化的工業企業才能保證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農業穩步發展,農產品生產價格下降
一季度農業總產值23960萬元,比增5.5%,按生產法計算的農業總產值13499萬元,比增5.61%,呈現出穩步發展的良好局面。按省調查總隊農產品生產價格抽樣調查顯示,2006年一季度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指數為99.6。其中:農、林、牧、漁業四大類農業產品價格指數分別為105.0、108.7、94.4、99.1。受畜禽產品和水產品價格下跌影響,今年首季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水平同比下跌0.4個百分點。
(三)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減弱
首季全縣投資額50萬元以上項目29宗,本年新開工項目9宗,完成投資額17869萬元,比上年略有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大。本年新開工項目不足將直接影響到下來投資的增長,從而影響我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村投資完成9970萬元,比增14.8%,低于GDP的增長速度,應加大引導農村加大投資力度,對生產性投資給予適當的補助,促進農村的穩定。
(四)市場繁榮,商業發展加快
一季度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增16.2%,其中批發零售貿易零售額比增16.4%,是近年來最高的增速。年銷售2000萬元限額以上企業批發額4105萬元,比增25.2%,說明我縣消費市場進一步升溫,人民群眾消費能力加強,商業企業發展加快。
(五)財政收支平穩增長,工商稅收收入不理想
首季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增13.6%,占GDP的比重1.25%,其中工商稅收收入比上年減少13.4%,占GDP的比重0.68%;財政一般預算支出比增14.8%,財政非稅收入比例偏大未得到改善。國稅稅收收入同比略有增長,地稅稅收收入同比減少30.5%,說明我縣高速增長的工商業對我縣稅收收入貢獻不大,應側重引進“造血型”企業,保障我縣稅源穩定。
(六)外貿出口、實際利用外資高速增長
一季度全縣外貿出口總額1184萬美元,同比增長259%;實際利用外資98萬美元,同比增長180%。兩項指標實現了高速增長,增幅居全市各縣(市)區之首。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幾家近年引進的企業帶動。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