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能源陸河蓄能發電有限公司委托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編制的《廣東陸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已完成,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2018年7月16日)的相關要求,現進行該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公示內容主要如下:
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廣東陸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
項目概要:廣東陸河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汕尾市陸河縣新田鎮境內,站址距汕尾市區直線距離55km,距廣州直線距離210km。電站開發任務為承擔廣東電力系統調峰、填谷、儲能、調頻、調相、緊急事故備用等,提高廣東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進一步改善電網的供電質量,維護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
廣東陸河抽水蓄能電站上、下水庫均位于激石溪左岸支流上,上水庫位于新田鎮坪天棟西面的山間凹地,下水庫位于吉溪林場山間谷地坣背。上水庫集雨面積1.3km2,正常蓄水位851.0m,死水位828.00m,正常蓄水位庫容1049萬m3。下水庫集雨面積15.3km2(不含上水庫),正常蓄水位232.0m,死水位193.00m,正常蓄水位庫容953萬m3。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400MW,共安裝4臺單機容量為350MW的可逆式水泵水輪機組,額定水頭為618.0m,年發電量26.5億千瓦時。樞紐建筑物主要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洞室群、地面開關站及場內永久交通道路等部分組成。
本工程屬一等大(1)型工程,上、下水庫大壩、泄水建筑物、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及地面開關站等主要建筑物按1級建筑物設計,次要永久性建筑物按3級建筑物設計。工程總投資約91.4億元,工程建設總工期為64個月。
二、建設項目污染情況
工程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發生在施工期,施工期產生的“三廢一噪”等污染以及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均可以通過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予以減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可承受范圍之內,不會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多樣性構成破壞。運行期主要的影響是初期蓄水對下游河道水生態環境的影響,通過下泄一定的水量可以保證下游河道生態用水和其他用水的需求。
三、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施工期污廢水經處理后回用或達標排放,加強施工場地的灑水降塵和施工管理,降低施工活動揚塵和噪聲影響。施工結束后,對各類施工跡地實施陸生生態修復措施,工程占地范圍內的保護植物移栽至業主營地內。蓄水期和運行期下水庫下泄生態流量,以維護河流生態系統。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本工程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劃要求,在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后,可使工程的不利影響得到較大程度的減緩,使環境不利影響降低到自然與社會環境可承受的限度內。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本工程在履行相關手續以及落實各項環保措施的前提下,廣東陸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五、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全文的網絡鏈接及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
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詳見附件1,同時可至廣東能源陸河蓄能發電有限公司(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朝陽路642號)、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香樟東路16號)查閱征求意見稿的紙質報告書。
六、征求意見的公眾范圍
建設項目影響范圍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代表。
七、公眾意見表的網絡鏈接
詳見附件2。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
在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公示期間,公眾可通過填寫“公眾意見表”向建設單位提出與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意見。公眾可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報告編制單位提交“公眾意見表”,聯系方式如下:
(一)建設單位及其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廣東能源陸河蓄能發電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朝陽路642號
聯系人:韋工
聯系電話:(0660)6155219
郵箱:1606544840@qq.com
郵編:516700
(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編制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編制單位: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香樟東路16號
聯系電話:17673129957
聯系人:王工
固話:0731-85073739
郵箱:1058988371@qq.com
郵編:410014
九、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
附件:1.廣東陸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征求意見稿).pdf
廣東能源陸河蓄能發電有限公司
2022年5月30日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