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鎮西湖村干部入戶宣傳惠民政策。
強化黨的理論武裝
河口鎮聚焦政治引領,通過以上率下抓思想、全面從嚴治黨抓落實等措施強化黨的理論武裝,引導全鎮黨員干部提高思想認識。
該鎮黨委以上率下抓思想。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抓好黨建“第一任務”,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主持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黨建工作16次,上黨課2次,組織參與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6次,研討交流2次,引導全鎮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推行班子領導成員聯系支部、第一書記指導支部工作機制,要求班子領導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督促村黨組織書記扛起主責、抓好主業,協調解決村陣地建設、標準化建設等具體問題12件,全面壓緊壓實鎮村組三級黨建工作責任。同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積極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采取“線上自學+線下培訓”相結合以及“送學上門”的方式,切實抓好在外黨員、老黨員的黨紀學習教育,使大家共同學習“不掉隊”;出臺《河口鎮2024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施意見》,加強對“百千萬工程”、綠美生態建設重要環節、重點崗位的提醒和監督,發現并落實整改問題15個。
筑牢基層治理根基
河口鎮聚焦強基固本,通過強化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大力建設村干部和黨員隊伍等措施,在筑牢基層治理根基上持續用力,取得良好成效。
該鎮聚焦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升組織力。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斷完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基礎設施,積極探索“1+4+N”模式黨群服務中心活動體系,開展黨員干部義務植樹、“四點半”學習課堂、防溺水宣傳等主題活動共計83場次,黨群服務中心實現“門庭若市”;從“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細處著手,采取每月發放“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和理論學習參考篇目內容指引,通過集中學、研討學、觀摩學、黨員中心戶帶頭學等形式,提高學習能力,強化學習實效;綜合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情況、黨費收繳使用管理情況、發展黨員情況等內容,每季度對所轄黨組織開展專項檢查,確保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水平;大力推行“入戶聯心”工作,逐村細化“微網格”,積極構建“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治理架構,架起黨群“連心橋”。目前,全鎮19個村(社區)共安排聯心工作力量1042人,聯系6873戶,每人平均聯戶6至7戶,聯系群眾達4萬余人,為群眾排憂解難。
同時,該鎮聚焦村干部隊伍建設提升引領力。突出精準培訓,針對當前綠美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對村(社區)“兩委”干部開展綠美生態建設等專題培訓6場次、共計812人次參與,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工作能力;每月常態化開展“支部書記論壇”,就綠美生態建設、增收致富等主題作交流發言,通過經驗共享、問題共解、互助共進的方式,引導“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做給書記看、書記跟著書記學”,營造講學習的濃厚氛圍。
此外,該鎮聚焦黨員隊伍建設提升凝聚力。認真貫徹落實“336”工作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群眾打造“綠美庭院”64戶,為綠水青山增添新亮色;將黨建引領與網格化管護機制等相結合,在轄區內設立黨員護綠責任崗,動員黨員認領綠化區落實護綠責任;組建“網格長+黨員+護綠志愿者”服務隊23支,設立“黨員綠化崗”76個,將綠化任務、管護責任細分到網格、到個人,力爭“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綠一片”。其中返鄉大學生、致富能手等重點對象在綠美生態建設中充當志愿者植綠增綠,帶動更多群眾一起參與綠美生態建設。扎實推進村民小組黨建擴面提質行動,建立把村民小組長培養成為黨員、把黨員推選為村民小組長的雙向培養機制,加大在村民小組長隊伍中發展黨員的力度,切實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同時,突出“黨內關懷”幫扶困難黨員,組織人員在春節、“七一”期間走訪慰問黨員190名,將黨的關懷送到基層,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引領推進區域發展
河口鎮聚焦“1+4+7+9+N”重點任務,通過黨建引領全力推進美麗圩鎮建設、推進產業發展和綠美生態建設、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等措施,推動該鎮逐步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該鎮黨建引領實現產業興旺。重點打造田墩油柑、北中沉香等9個特色產業,整合深圳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鄉村振興志愿者等力量,通過黨建引領,實現深圳“圳品”品牌認證、直播助農等多種方式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去年,奇楠沉香民宿被評為“省休閑與旅游示范點”,烏盾山茶業科研發展有限公司認證“省菜籃子基地”,新華新意源蛋雞養殖場入選“深圳農場”創建名單。此外,拓寬銷售渠道,打開市場大門,著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同時通過網絡平臺等渠道加大宣傳推介,使它們不斷提高“名氣”。如今,綠殼雞蛋、荔枝果飲等4個“圳品”暢銷深圳市場,“小甘町”“清綠三寶”等40多種農副產品成為外地餐桌上的佳品。
該鎮黨建引領綠美建設。以“一村一圖、一鎮一冊”規劃編制為抓手,在春季種植黃金期開展千村千園等七大行動,發動鎮村干部、黨員志愿者等認捐資金近百萬元,種植銀杏、沉香、油柑等喬木2萬余株。同時,聚焦綠美生態建設與產業融合發展,引進深圳一企業發展沉香林下經濟以及生態康養項目,推動首批6個村林業碳普惠項目完成競價交易,實現村均增收24萬余元,使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該鎮黨建引領風貌提升。統籌推進垃圾、污水、公廁“三大革命”,升級改造鎮級生活垃圾中轉站,鋪設污水管網140多公里,建成鎮污水處理廠1座、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75座,47座公廁納入長效化管理;深入開展“明珠一號”攻堅行動,積極整治“六亂”,實現人居環境整體“煥顏提質”;與5家建筑企業深入開展結對幫扶,推進完成人民路主街沿線63棟房屋風貌提升、3公里的美麗通道“白改黑”等“七個一”建設并投入使用,使鎮圩舊貌換新顏。同時,黨建引領保障民生。推動道路交通網向鄉村不斷延伸,加快推進農貿市場、公共停車場、充電樁、快遞物流等基礎配套完善建設,建設后山公園、鎮級文體設施等惠民工程,不斷拓展群眾公共活動空間。目前,全鎮已建設完善各類學校18所、醫院2所、衛生站18所、養老服務機構1家、幸福食堂6家、便民服務中心20個,穩步提升鄉鎮居民的幸福感。
汕尾日報記者 彭偉棟?通訊員 劉心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