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河青梅
陸河縣地處興梅山區,北回歸線橫貫縣境,這里光照充足,土壤呈酸性、有機質含量很高,非常適合青梅的生長。青梅在被人類栽培和利用的歷史共有3200年,而陸河的種植歷史就已達2900多年。相傳古代有一位陸河籍的官員,在外地任職時,因思念家鄉的青梅,便將青梅樹苗帶至任職地栽種,但始終無法復制出家鄉青梅的風味,從此“陸河青梅”聲名遠揚,成為家鄉的象征。2004年陸河縣榮獲“中國青梅之鄉”稱號,2006年“陸河青梅”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9年陸河縣開始創建陸河青梅產業園,2020年陸河縣獲得省名特優新優勢區,2024年陸河正式入駐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展示體驗館。目前,全縣青梅種植面積12.3萬畝,年產青梅2.5萬噸。出產的青梅核小肉厚,風味獨特,是天然的堿性食品,富含維生素C、有機酸和多種礦物質,具有提神醒腦、促進消化的功效。陸河青梅不僅鮮食口感極佳,還廣泛用于制作梅干、梅酒、梅醬等加工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一夫田、清綠等企業青梅產品獲得汕尾市名牌產品稱號,品種多樣,主要有奇味梅、干濕梅、話梅、蜜汁梅和梅汁、梅酒、梅醋、梅醬、梅精、梅粉等等,“摽有梅,其實七兮。”美味的青梅制品等待大家來品嘗。每逢花期,漫山遍野,梅花盛開,飄香四溢吸引了人山人海來賞梅,初步發展形成青梅為主題的生態旅游景區,“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每年的螺洞“梅花文化旅游節”成為陸河縣一張新的文化名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