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年非遺技藝遇上青春力量,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7月13日,陸河縣以“青春遇見非遺”為主題,舉辦兩場沉浸式非遺文化交流活動,通過高校學子與非遺傳承人的深度互動,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古老技藝在年輕一代的認知中煥發新生機。
河田高景:百年絕技的青春回響
在陸河縣文化館(縣非遺中心)的組織下,河田高景項目保護單位、非遺傳承人與廣州華商學院學生團隊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會。活動現場,非遺傳承人深情講述河田高景的百年傳承故事,從歷史淵源到技藝精髓,將這項“高景絕技”的文化脈絡娓娓道來。學生們走近傳承人,用鏡頭記錄高景扎制的精妙瞬間,在問答間觸摸這項非遺技藝的文化脈搏。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河田高景,今天近距離感受它的制作工藝和文化底蘊,真是震撼!”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感嘆道。這場交流不僅讓年輕學子領略了傳統技藝的魅力,更讓高景的傳奇在他們心中扎根。
客家擂茶:解鎖舌尖上的文化密碼
與此同時,另一場非遺研學活動在陸河縣文化館(縣非遺中心)、共青團陸河縣委員會與廣州工商學院師生的共同參與下火熱開展。師生們化身非遺探索者,從鮮嫩茶葉的甄選到擂缽中的研磨,從配料的巧妙搭配到滾燙開水的沖淋,沉浸式體驗陸河擂茶制作的每一個細節。指尖與傳統技藝的觸碰,讓客家飲食文化的密碼在青春掌心悄然解鎖。
“原來一杯擂茶背后有這么多學問!”參與研學的學生表示,通過親手制作,他們不僅學會了技藝,更讀懂了客家飲食文化中蘊含的智慧與情懷。
非遺“雙創”實踐的陸河樣本
這兩場活動是陸河縣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通過搭建高校學子與非遺傳承人的互動平臺,陸河縣讓傳統文化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年輕人的視野,激發他們對非遺的熱愛與傳承責任感。
陸河縣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創新非遺傳播形式,推動非遺文化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為傳統文化傳承注入青春活力,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