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深植歷史根基的底蘊,賦予城市獨特的身份與氣質;是流淌在街巷與日常生活中的血脈,塑造著市民的行為與城市的氛圍。2025年以來,陸河大力實施“文化潤心”工程,塑造全新城市品牌形象。
8月14日,陸河這座全國最年輕的客家縣再次迎來文化盛事,在陸河縣賴少其藝術館一樓展廳,隨著紅綢飄落、掌聲響起,陸河縣博物館、陸河縣植物園展示館正式開館,這既是陸河深入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也是實施“文化潤心”工程,推動“綠美+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具體舉措,更是提升城市品位,激發發展活力的有力抓手。陸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瑋瑋,縣委常委連燕峰,縣府辦、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旅體局、縣林業局、縣融媒體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和業務骨干,陸河縣書協、書畫院、老年書協、詩詞協會、攝影家協會等文化文藝界代表等100余人參加開館儀式。
內容重構 從單館獨秀到多館共生
2023年元旦,陸河縣賴少其藝術館開館迎客,為陸河樹立起一座文化地標,增添了一張亮麗的城市文化名片。它不僅承載著紀念藝術大師賴少其的重要使命,更成為陸河縣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載體。
賴少其藝術館內陳列著賴少其先生的500多件書畫藝術作品,全方位展現賴少其在中國畫、版畫、書法、印刻、詩詞等藝術領域的深厚造詣及其充滿人格魅力的藝術人生。在這里,追尋他在藝術探索之路上不曾停歇的腳印,品讀這位20世紀的藝術大師為21世紀中國繪畫發展帶來的深刻啟示。《黃山后海》等新徽派版畫代表作與80歲創作的抽象《向日葵》形成鮮明對比,展現藝術家“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創作境界。
自開館以來,陸河縣賴少其藝術館成功策劃并舉辦了陸河縣賴少其藝術館開館儀式暨“生命的輝煌”——賴少其藝術文獻展、“冬養陸河·梅開盛世”——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雙城墨韻——廣東汕尾·深圳羅湖書法聯展、“畫容粵貌·綠美陸河”廣東省優秀版畫展、山海觀——汕尾清遠民間書畫邀請展、紀念賴少其誕辰110周年作品展等一系列專題展10場,觀展人數超13萬,彰顯陸河的文化內涵,讓陸河這座客家山城的文化氣質具象化了。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祝賀兩個場館正式開館!”隨著領導嘉賓揭開牌匾,主持人宣布陸河縣博物館、植物園展示館正式開館迎客。如今,賴少其藝術館、植物園展示館、博物館“三館合一”,打造出陸河文化綜合體,打破了傳統場館的物理邊界和文化界限,構建起“賴少其藝術精神-客家文化根脈-綠美生態文化”三位一體的文化傳播矩陣,不僅重構了縣城公共文化服務格局,更探索出一條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
內涵重塑 多維文化矩陣提檔升級
“賴少其藝術館不僅收藏了賴少其的版畫、國畫、書法等藝術珍品和文化史料,也有陸河文俗展、植物展,還開設了書畫、陶藝、舞蹈、聲樂等藝術培訓課程”走進賴少其藝術館的講解員介紹道。賴少其藝術館現設有四個展廳,分別為紀念賴少其誕辰110周年紀念展館、陸河縣植物展示館、賴少其作品常設展館、陸河縣客家文俗展館。
步入博物館,一幅生動的客家文化長卷在眼前徐徐展開。展區以“山水毓秀·客韻流芳”為主題,通過“印象陸河”“煙火陸河”“禮脈陸河”“拾味陸河”“創藝陸河”五大篇章,將千年客家文脈娓娓道來。“印象陸河”光影長卷前,專程從深圳趕回來的陸河籍企業家彭先生駐足良久,話語間滿是動容:“陸河30多年的發展歷程全都濃縮在這一方天地里!看得我眼眶發熱,這些都是流淌在我們血脈里的記憶。”長卷生動再現了986平方公里陸河大地的地理風貌、城市變遷。
“它將散落在民間的文化線索與歷史印記系統收納,把口耳相傳的民俗故事具象化呈現,為全縣人民打造了一處可以觸摸歷史溫度、感受文化力量的精神家園。”陸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瑋瑋在開館儀式上說道。陸河縣賴少其藝術館是陸河縣委、縣政府為建設文化強縣、提高文化品位、培育城市精神、展示和弘揚賴少其藝術精神興建的文化設施,地處陸河縣城螺河西畔,館內設有展區、茶咖休閑區、文創產品區等功能區域,為助力“百千萬工程”,豎立文化標桿。
陸河縣委常委連燕峰在致辭中說道:“這座展示館,不僅是“微縮秘境”,更是“發展引擎。全景呈現了森林旅游、青梅深加工、沉香康養等產業鏈,推動生態資源向經濟價值轉化”。植物園展示館以“中國南部季風區生物多樣性微縮秘境”為定位,通過實物標本、影音投影、光電互動等多維呈現,讓山、水、林、花與活力陸河“可看、可聽、可觸、可品”,真正實現生態與人文的深度共鳴。陸河深耕南萬紅錐林等天然寶藏,實現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雙輪驅動,讓陸河成為“星河可望、鳥獸可棲、百姓可富”的綠色發展標桿。
藝術館以賴少其“木石精神”為引領,博物館深耕客家文俗根脈,植物園展示館彰顯生態文明,相互聯動,為“文化潤心”工程構建起多維矩陣。
“農文旅”聯動 “百千萬工程”增添動力
在陸河縣賴少其藝術館一樓文創商店,傳統與現代碰撞出奇妙火花:非遺高景模型變身文創拼裝玩具,千年擂茶技藝濃縮成可隨身攜帶的鑰匙扣,吉康T恤以現代設計語言詮釋傳統紋樣。這些文創產品既是“文化潤心”工程的生動載體,更是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通過“微縮非遺”活化傳統技藝,“味覺傳承”升級精美產品,“穿戴文化”打造地域IP,實現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雙贏。
“我們承辦了送春聯、非遺美食展、草坪非遺集市等活動,現在正以賴少其藝術館為主陣地,傳承和弘揚陸河文化,做有內涵的文創產品。”賴少其藝術館茶咖休閑區的負責人介紹道。陸河打造了縣城十大草坪公園,舉辦了系列農文旅活動,快速興起的“草坪文化”“草坪經濟”,正是農文旅賦能“百千萬工程”,釋放經濟活力的體現。星夜電影、草坪音樂會與農產品主題集市、美食“一條街”等活動,讓草坪公園頻頻“出圈”,從“城市會客廳”變身靈活就業的熱土。
今年以來,陸河縣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持續深化“文化潤心”工程,發揮賴少其藝術館文化地標作用,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興產、以文惠民,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紅色資源、特色美食等內涵價值,發展生態康養、田園觀光、溫泉度假等特色旅游,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為陸河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