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農業農村部有關決策部署,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把專項債資金作為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的有力抓手,強化財政金融聯動,以鄉村振興風險補償金和貸款貼息為著力點,不斷健全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統籌謀劃指導,用活用好鄉村振興專項債。2023年,廣東省發行用于農業農村的地方政府債券620.27億元,其中專項債499.78億元,一般債120.49億元,發行規模居全國前列。一是強化培訓指導。針對現代化海洋牧場、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領域,印發《關于組織謀劃鄉村振興專項債項目的通知》《關于加快建立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融資服務體系的通知》等文件,指導相關地市謀劃申報專項債券項目。二是做實項目謀劃。組織地方政府專項債優勢銀行選派業務骨干,對市級和縣級政府部門進行專項債全程跟蹤支持,實行面對面、點對點服務,解決基層知識水平不夠、業務人手不足、工作經費缺乏等困難,協助各地謀劃項目。三是跟蹤項目落地。組織對廣東省21個地市的2018至2023年農業專項債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調度,分析存在問題,總結梳理典型案例;定期對地市申報專項債項目實施指導,組織專家實地調研地市申報專項債項目情況。
優化投融資模式,助力現代設施農業提質增效。一是合理獎補,撬動社會資金。2023年底廣東省投入2億元財政資金對現代設施農業貸款貼息、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及創新引領主體進行獎補,預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70億元,推動實施一批現代設施農業重大項目。二是突出重點,支持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成立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現代設施農業專項領導小組,組織制定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明確現代設施農業貸款貼息優先支持設施種植、設施畜牧、設施漁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物流和烘干設施等領域新建或改擴建項目,重點用于滿足現代設施農業生產經營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固定資產設備投資。三是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遴選一批省級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及創新引領主體,聯合國家級進行獎補,進一步示范帶動現代設施農業發展。
擴大普惠金融服務,充分發揮風險補償資金撬動作用。2022年末廣東省財政安排3億元設立省鄉村振興融資風險補償資金。突出“扶小扶弱”政策導向。面向基層涉農主體推廣省市縣協同、“政銀保擔”合作的農業信貸風險共擔服務模式,積極引導合作金融機構加大對縣鎮村涉農主體的貸款投放。聚焦重點領域。重點支持糧食生產、現代化海洋牧場、“百千萬工程”重點縣和典型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涉農市場主體的信貸需求。注重績效評價。通過公開遴選確定資金管理人以及8家主要涉農銀行、2家保險擔保機構,并圍繞風險補償資金撬動倍數、利率優惠、受貸覆蓋面、金融產品創新、風險管控等方面,每年開展績效評價,對業務開展未達預期的合作機構調整風險補償資金額度,充分調動合作金融機構“支農支小”積極性。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